为了卖房,开发商越来越没底线了!
半城明月 2020-10-14
手机阅读
下载

惊了,为了卖房地铁也能造假?

近期,一开发商为了宣传楼盘,做法让人大跌眼镜,引起了舆论轰动。

事情是这样的,山东济南宝能城在项目周边新增了一个地铁站牌,此外还在售楼处沙盘的区位图上还明显的标注了R4线(济南地铁8号线的工程名称),在宝能城的区位上还标注了“圣井站”。

一时间不少人认为济南地铁8号线开始投入建设。而事实上,济南地铁8号线属济南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目前还在审批中。

很明显,此举是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私自设立的地铁站牌。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明目张胆的虚假宣传,最终被群众举报,住建委也责令其整改。


营销乱象层出不穷


开发商在售楼时,会制造各种噱头吸引购房者,在宣传材料中,往往会带有如“楼下即地铁”、“书香学府”、“低密花园洋房”等。

其次,销售人员为促进成交也会误导消费者,夸大房屋附带花园面积、夸大房屋的装修材质、隐瞒房屋被遮光情况、隐瞒楼盘周边设施情况等。

坊间经常说,走过最长的路莫过于开发商的套路。

虚假宣传的案例很多,去年长沙北辰中央公园D区内的一个蓝色“塑胶人工湖”的视频在抖音平台引发网友围观、全国媒体关注。

该项目在交房后业主发现小区大量铺设“植草砖”当做绿化地,连 “人工湖”都系塑胶制作。

由于受到舆论的影响较大,该开发商声称将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提升和优化本区域景观,推进整改,并就调整方案充分征求业主代表意见。

与建假地铁相比,建假公交站的成本就小得多。

成都某楼盘的业主在小区门口公交站苦等了两个小时,硬是没有等到一辆公交车。因为,这块公交车站牌是开发商自己伪造的。


买房大家都喜欢通透,全明格局,建造的时候没有窗户没关系,开发商是“神笔马良”,画上窗户就可以了。

1602669575887.jpg

这类问题不等到交房,一般人也发现不了

虚假宣传的另一个重灾区在“学校”。

对买房群体而言,大部分人都面临子女教育问题,一个楼盘如果对口相应的优质学校,销量自是不用愁。

正因如此,大部分楼盘都自带“学区”,只是真假难辨。

如长沙麦芒国际小区的业主们入住后发现,自己的小区没有进入青园梓枫小学入学报名名单中。

与天心区教育局核实后,发现此前开发商张贴于售楼部的关于划分学区的文件是伪造的,印章也是伪造的。

无数业主购房时本以为房子和孩子的教育能一步到位,最终付出了高溢价还耽搁了孩子上学。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买房的代价是掏空六个钱包,背上不菲的月供。每每看到买房“受害者”的新闻,都会无比痛心。

自我国房屋商品化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市场乱象也随之衍生。首先,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各房企间竞争加强,去化压力加大,导致营销端为了业绩不择手段。

其次,由于新房采用的是预售制度,在购买时并不能看到房屋的现状,难以掌握交房时看到的局面。

当然,最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对于此类违规现象的监管力度并不严格,处罚力度弱。

济南私自设立假地铁站牌宣传项目的惩罚是责令其整改拆除站点,对项目本身影响不大,相反还起到了广告的作用,宣传了项目的存在。

对于广告虚假的做法,2016年2月1日开始施行的《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中就明确规定:

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不得用规划或者建设中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以及其他市政条件做误导宣传。

但相关处罚力度并未做详细说明。

没有相关惩治措施做保障,购房者单一个体面对财大气粗、有专业律师团队、关系盘根错节的房企维权胜算几乎为0。

去年柳州市一夫妇买了假学区房维权,最后只获得开发商5000元的经济损失,因为法院认为夫妇在买房时并未和当地教育部门核实教育配套资源,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样的结果对于开发商而言只是少赚5000元而已,无关痛痒,其他房企看到这样的处理结果,难免跟风。

显然对房企虚假宣传、刻意诱导上的监管和惩罚还存在漏洞,重罚之下才能改变此种乱象。


只能做好功课


上述种种乱象,即使有了网络舆论的助力,最终开发商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购房者因个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房屋,属于消费行为,应当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开发商若提供虚假承诺,应当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即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双倍返还购房款。

为何每次开发商都能全身而退?

从售楼处楼书和各房企的宣传资料中,几乎都有这样的备注:

1602669607064.jpg

可以说,你拿到手的一切宣传资料,最后都很难作为房企虚假承诺的证据。

这类备注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把房企摘得干干净净。

而购房者在看盘都整个认购过程中很少能想到从一开始就录音录像留存证据。

这直接导致买完房一两年后购房者发现上当受骗,维权困难。

房企熟知各种套路及法律,监管及惩罚力度又不大的情况下,我们更不能无条件的信任开发商以及销售人员的描述,购房前一定要对该楼盘有全方位的了解。

(1)实地考察

签订合同前需要在项目周边逛一圈,如周边公交,地铁,学校,是否有墓地,轨道等。对于人车分流的配套,可以去现场去看是否有地下停车入口。

(2)以官方信息为准

对于开发商说该项目配套的学区房,一定要向当地教育部门电话咨询,核实其准确性。交通情况已实现的要自己去核查下当前的交通情况,还在规划中的也需要和交通局核实,切记以官方信息为主。

(3)扩充信息渠道

几乎所有的房企都会做舆情管理,从网上很难搜到该项目的真实情况。

因此从竞品销售口中、从项目周边居民、从当地知名业内人士等信息渠道了解项目信息尤为重要。

(4)在意的承诺,合同中是否落实?

小区自身的绿化率,附带面积,装修情况、对应学校、违约赔付等自己在意的点一定要核实合同中是否有体现。如果宣传承诺没有被写入交易合同,将导致后期维权被动。

买的没有卖的精,相关监管也不够完善,目前能做的也只有在买房前做好功课了。